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AG捕鱼网站在国外嘛 > 新闻动态 > 明日出伏: 揉开这里, 一个方法便秘腹泻都管用, 排便飞一样的顺畅

明日出伏: 揉开这里, 一个方法便秘腹泻都管用, 排便飞一样的顺畅

发布日期:2025-09-07 12:42    点击次数:66

明天就要出伏了,夏天也算告一段落,秋天猝不及防的要正式登场了!

但这换季期间,往往呈现出一种状态,那就是既湿又燥。

有人还身处夏天闷热潮湿的余温里面,所以家里还在开空调降温,吃生冷寒凉的冷饮、冰淇淋、瓜果。

但由于夏秋交替,昼夜温差变大,我们的胃肠道对温度的变化比较敏感,就容易出现腹泻的问题。

而另一部分的人,早早感受到了秋天干燥肃杀收敛之气,秋天主肺,而肺与大肠相表里,如果肺气不足,津液缺失,不仅鼻干、咽干、皮肤干,大便也会干燥,容易便秘的。

所以,出伏依然很凶险,并不等于高枕无忧。我们一方面要养好脾胃,清理一夏天残留的湿邪;另一方面还要防止秋天的燥邪入侵。

在这其中,最容易遭殃的,还是我们脾常不足的小朋友。

那么小朋友一旦肠胃出现问题,不管是打针吃药都犯了难,有什么方法呢?

有一种很有效的小儿推拿手法,无论便秘腹泻都很管用——

如果经常腹泻,可以用“运土入水法”;

如果经常便秘,可以用“运水入土法”。

怎么理解?其实特别简单。

其实,脾胃就像是身体的土壤,看不见摸不着,那么我们怎么知道健康与否呢?那就要看我们的大便的干稀度如何。

如果腹泻,那么排出的大便是很稀的,就像土壤里面水多了,那就加点土,即“运土入水法”。

如果便秘,那么排出的大便很干燥,就像土壤太干了,那就加点水稀释一下,即“运水入土法”。

说白了,就是调理我们脾胃这块土壤的干稀度,水多了大便稀腹泻,那就加点土;土多了大便干便秘,那就加点水。

那么从中医五行对应五脏来讲,土为脾土,水为肾水。

其实操作也很简单,只需要推揉小朋友的手掌,靠近大拇指一侧属脾土,靠近小指一侧属肾水。

可以看下这张图——

五指与五脏的对应:大拇指对应脾,小拇指对应肾。

脾胃是我们的后天之本,宜补不宜泄。如果小朋友脾胃不适,可以直接按揉大拇指;如果出现积食的问题,可以把拇指从指根推至指尖,这种方法叫做清脾经,可以清热利湿,帮助消化。

肾是我们的先天之本,小朋友肾常不足,如果孩子矮小、先天不足,经常遗尿、尿频,可以推按小拇指,这种方法叫补肾经,是由小指指尖推至指根。

那么何为运土入水法/用运水入土法?

第一、腹泻,用运土入水法

《古今医统·幼幼汇集·泄泻门》记载:“泄泻乃脾胃专病 ......医者为于各类求之,毋徒用一止泻之方,而云概可施治,则误儿。 ”

而运土入水法,就是用脾土治肾水,将脾土的能量输送至肾水之中。

《厘正按摩要术》也说道:“由脾土起......至肾水止,为运土入水,治泄泻”。

而这种方法对于湿热之邪蕴结脾胃导致的泄泻很有效果。

具体怎么操作呢?

运土入水法,就是从大拇指根的脾土穴,沿着手掌边缘,推向到小指根的肾水穴。

家长用左手握住小朋友的左手,让小朋友的手掌向上,用右手拇指指腹,自小朋友的大拇指根部,沿着手掌边缘,经过大鱼际-小天心穴(手掌根部凹陷)-小鱼际,运至小指根部,操作100下,每日一次。

运土入水法,可以清脾胃湿热,利尿止泻。主要用于治疗脾功能过强引起的小便频繁、小便发红不畅、口干、腹泻等问题。

运土入水针对脾功能亢进的情况,通过抑制过强的脾功能来改善症状。

第二、便秘,用运水入土法

运水入土法,就是用肾水治脾土。将肾水的能量引导至脾土之中。

《按摩经》记载:“运水入土,以一手从肾经推去,经兑、乾、坎、艮至脾土按之,脾土太旺,水火不能既济,用之,盖治脾土虚弱。”

它要求用一只手从手掌小指端的肾水穴(对应肾经)开始推拿,沿着手掌边缘,经过兑宫穴(手掌尺侧)、乾宫穴(掌根部)、坎宫穴(小天心穴附近)、艮宫穴(大鱼际处),最后到达拇指端的脾土穴(对应脾经),并在脾土穴处按压结束。

路径中的“兑、乾、坎、艮”代表手掌上的八卦穴位,形成一个弧形的推运路线,目的是通过这种方向引导肾水的能量来滋养脾土。

简单来说,就是跟“运土入水法”的方向相反。

家长用左手握住小朋友的左手,让小朋友的手掌向上,用右手拇指指腹,自小朋友的小拇指根部,沿着手掌边缘,经过小鱼际-小天心穴(手掌根部凹陷)-大鱼际,运至大拇指根部,操作100下,每日一次。

运水入土法,主要能起到补肾阴、滋阴津、润燥结、清脾胃积热的作用。治疗脾功能虚弱导致的消化不良、食欲差、便秘等问题。

如果胃火过旺引起的特别能吃但不长肉、牙龈肿等症状,也可以用它。

这两种手法虽然方向相反,但都是通过调节脾土和肾水的功能平衡来治疗对应的问题。

但需要注意的是,这种方法不要时间过长,以免造成孩子气虚,每次不要超过15分钟。

而且推拿尽量避开吃饭时间,推拿后2小时内,不要给孩子洗澡,注意保暖,不要吹空调。

并且由于个人体质、症状不同,效果可能存在差异,所以这种方法更适合调理体质,如果症状比较严重,建议找专业医师进行。

总而言之,即将出伏,秋天的燥气也越来越重了。

这个多事之秋,对宝宝们的体质也是一场不小的考验!

除了推拿这个辅助手法外,保护好孩子娇嫩的脾胃才是重中之重。

戒掉生冷寒凉的食物,增强肺脾正气,多吃点滋阴润燥之品,比如梨、百合、莲子、银耳,或者直接喝点秋梨膏。

这个秋天,希望大家都能水水润润的度过!



下一篇:没有了